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午夜,万籁俱寂。

我站在窗前。白天充满欢声笑语的小区,现在已经静得能听得到树叶落到地上的声响。池塘边偶尔传来几声蛙鸣。

家家户户几乎都熄灯了,只剩下小区里星星点点的路灯,闪着清冷的光。这是一个人车分离的小区,仔细看去,一排排昏黄的街灯勾画出一条条的车道;树荫下、灌木旁,时隐时现的白光显示着蜿蜒的人行小径。

抬起头来,一轮明亮的圆月悬挂在天空,周围缠绕着几丝云彩,在这几乎凝固了的天地间产生些许动感。远处,浩瀚的天际镶嵌着点点繁星,时不时地眨着眼睛。

这是一幅让人陶醉的画面。恍然之间,天上地下竟都是繁星一片,自己仿佛处于九重天上。或许是月光太清冷了,让我产生了一股苍凉感;我想起了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快到了。

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乃人之常情。各国习俗,大都在岁末设计一个节日,作为团聚的标志。中国是除夕夜,西方是圣诞夜;远方的游子会千里迢迢赶回父母身边,中国人吃饺子,西方人吃火鸡,味道不怎么样,只是重复着一个团圆的仪式,巩固亲情,加强和谐。

可是,中国的习俗,除了春节以外还有个中秋。中秋也是个团聚的日子,亲人们聚在一起;有情趣的,边吃螃蟹边赏秋菊;没情调的,吃完了月饼打麻将。不过,仔细想来,与其说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不如说它是个思亲的日子更加合适。

游子远行,一般中秋节是不会回家的。给父母寄一盒月饼,表示身在他乡,依然惦念着双亲,远行实出无奈;收到父母寄来的一盒月饼,更觉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得努力工作,衣锦还乡时建个春晖堂

中秋之夜,捧着特别圆的月饼,望着特别圆的月亮,自然特别想团圆。思念情人的,便辗转难眠,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亲人的,便长叹短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中国人(曾经)比西方人重情义,在机制设计上就显示出来了。有了这八月十五的思亲日垫底,到了岁末,还怕远方的亲人们、情人们不回来吗?

如今中国进入了国际化的年代。虽然,全国人大几经讨论,将原先的五一黄金周一拆为三,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作为国定假日,以弘扬中华文化。可是,在西方文化深度渗透的环境下,这些有着数千年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就像我们每年吃的月饼那样,表面还是圆润光亮的,可是里面馅子的味道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馅子里中华传统文化的味道已经越来越淡,而权钱交易的商业气息却是越来越浓。

在年轻人的眼里,那只是月饼节、粽子节,不再有那思亲忆贤的含义了,形式与传统内容基本分离了。在商场上的人们看来,这是联络感情、加强关系的机会,于是,月饼的装潢越来越考究,一盒月饼里甚至有了红酒、手表、金条。新的形式与新的内容有了良好的衔接。

我们不愧是个创新型社会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为什么单单选了八月十五为思亲日呢

首先,当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遇到佳节就可以放假,放了假就比较空闲,空闲了就有时间去想,一想自然就容易想到故乡、想到亲人。

其次,便是月圆思团圆。自从文人无端把月圆人团圆联系起来,尤其是苏东坡那脍炙人口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排比,就把两者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了。一年有许多传统节日,端午、七夕、重阳,为什么偏偏是仲秋思亲呢?就是因为只有这个节日恰逢月圆之时。端午是五月初五、七夕是七月初七、重阳是九月初九,唯独仲秋是十五。也许还有人说,元宵节不也是十五吗?没错,不过那是元月十五。按照传统习俗,过了元月十五,闹完了花灯,才算过完年了。所以,元宵节时,亲人们正团聚着呢,自然谈不上思亲了;至多是小情人约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再次,是秋天。一者秋高气爽,月色特别美,月光特别亮,秋凉时节特别适合月光满地时在庭院散步,于是诗人们便沐浴在白露般的月光下,写下了无数思亲的诗句,进而让无数的人去思亲。二者秋者,悲也。秋风起于青萍之末,一叶落而三叹;一份乡思被秋风一吹便成了十分,一份亲情被秋月一照便化为百分。

即便是佳节,即便是月圆之夜,即便是秋天,真正浓浓的思亲还是在人们寂寞的时候。面对清冷的圆月,老成的张九龄倾诉着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豁达的苏轼感叹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想象力丰富的李白创新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无一不是孤独时的思念。

最后,得感谢嫦娥。如果没有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故事,未必会有这么多人把仲秋、月圆和思亲联系起来。文人墨客望着月亮,捧着月饼,尤其当自己感到寂寞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月宫中还有一位美人,也寂寞得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话题:



0

推荐

陈宏民

陈宏民

138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协同创新与管理研究会理事长,《系统管理学报》杂志主编。先后就学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双边市场——企业竞争环境的新视角》等专著3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业为产业组织与创新管理、平台型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闲时便写些人文历史的杂谈随笔。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