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凯旋门之间要走多久
巴黎有座驰名中外的凯旋门,坐落在戴高乐广场(俗称星形广场)中央,是巴黎的地标之一。去巴黎的游客,如果没去瞻仰过这座拿破仑时代的经典建筑,一定会留下遗憾的。可是,巴黎还有一座小凯旋门,却是不少游客所不知道的。
小凯旋门位于卢浮宫的西侧。从空中看,卢浮宫呈品字形状;小凯旋门恰好在它的底端(下面这张卢浮宫的照片中,金字塔里的影子就是小凯旋门,而后面一条绿荫就是著名的杜勒里花园)。这座小凯旋门也是为了庆祝拿破仑一世的丰功伟绩而建造的。虽然规模小于星形广场上的那座,却也装饰华丽;拱门上方布满了纪念皇帝战功的浮雕,门的顶端曾经还摆放了四匹从意大利圣马可教堂搬来的镀金奔马。
从小凯旋门到大凯旋门,直线距离大约在三公里;如果目不斜视地往前走,不用一个小时就走到了。可是,我却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走完这条三公里的路!
这条不到三公里的路,号称“国王中轴线”,是塞纳河右岸最著名的游览线路!沿途要经过:杜勒里花园,里沃利廊街,协和广场和香榭丽舍大街。每一处都有太多值得留恋的地方,让你徘徊不舍;每一处都有太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让你畅想不已。于是,我就从天亮走到了天黑。
前一天,在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的时候,我离开了卢浮宫,任凭满脑子的油画和雕塑在睡梦里旋转纠结。
第二天早晨,我又来到了那座贝聿铭精心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下,沿着塞纳河右岸这条国王中轴线继续游览。向西穿过小凯旋门,就进入了美丽的杜勒里花园。
杜勒里花园:巴黎的佛罗伦萨
杜勒里花园,是一座有着意大利风格的花园。1559年,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去世;晋升为王太后的美第奇·美第奇下令在卢浮宫旁修建一座新宫殿,以便把卢浮宫让给刚继位的儿子;这便是杜勒里宫以及杜勒里花园。作为当时意大利佛罗伦萨最有权势最富裕家族的成员,凯瑟琳给巴黎带来了时尚和艺术,也带来了这座有着浓郁文艺复兴风格的意大利宫殿和花园;华丽的杜勒里宫在1871年巴黎公社的战火中轰然倒塌,遗迹难寻;而这座美轮美奂的花园至今仍被认为是巴黎最迷人的去处之一。
这是座典型的意大利式皇家花园,中间是个大水池,里面有漂亮的喷泉;四周围绕着一块块方方正正的大草坪,碧绿苍翠;两旁是参天大树和许多名家雕塑。整个园子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充满几何学的美感,东西绵延近一公里。它的设计师也是著名的枫丹白露宫和凡尔赛宫的设计者。
东方造园讲求效法自然,强调”不出城郭,而得山野之趣”,人工雕凿要不露痕迹。而西方的园林艺术虽然也有顺势之说,但更坚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强调按轴线布置亭台、雕塑、水池等景致,推崇几何图形的对称美。
在海内外游历时,我常感叹,中国的宫殿以木建筑为主,结果那些智慧与财富的结晶经常在战火中毁于一旦;而西方的宫殿以石料为主要元素,就能保存得更为长久。
站在杜勒里花园里,我才意识到,其实那坚固的石结构宫殿也是会被毁灭的,只要那建筑的主人阻挡了社会历史的潮流。倒是那一岁一枯荣的花木,历经数百年,风采依旧。
如今的杜勒里花园是座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水池边, 大树下,零零散散地摆放着许多供人休息的椅子。阳光灿烂的日子,总是坐着许多休闲的人们。他们有的安静地看书,有的轻轻地聊天,也有的对着雕塑或者后面的卢浮宫发呆,或许在回忆着遥远的岁月。他们都很静,彼此距离虽然不远,却丝毫没有相互干扰。不像国内公园里,有演奏,有跳舞,还有带着大喇叭唱歌的,表现欲望超强,即便惹人讨厌也在所不惜。
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是如此强大,不仅统治佛罗伦萨达三百年,还出了三位罗马教皇,两任法国王后!除了杜勒里宫的主人凯瑟琳以外,还有一位玛丽·美第奇,她是亨利四世的王后,路易十三的母亲。玛丽效仿凯瑟琳,在亨利四世遇刺身亡后,身为王太后兼摄政的她,兴建了左岸的卢森堡宫;宫前的卢森堡花园如今也是巴黎人最喜欢休闲的地方之一。两座意大利花园如镶嵌在塞纳河边的明珠,一左一右,交相辉映!反而是如今再去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当年的领地,却已经难找到像杜勒里花园和卢森堡花园那样优美精致的园林了!
当然也有喧哗的。隔开几道大树的天然屏障,花园的边缘地带是孩子们的乐园。他们在那里踢球、玩游戏、坐马车。孩子们的喧闹声与里沃利大街上的汽车声音连成了一片,愈发使花园里的宁静与安详显得难能可贵。
里沃利廊街:形式与内容统一的美
从杜勒里花园的北门出来,继续往香榭丽舍大道走去。身后还是一片孩子快乐的喧哗声,面前已经是著名的里沃利廊街了。
里沃利廊街之所以著名,自然是因为长街上那成百上千个同样的圆拱门,连绵不断向两边延伸数里。这是典型的欧洲美学范例,由几何图案重复出现所产生的美的震撼,在这里尽显无遗。
里沃利街不仅具有充满形式美感的柱廊,柱廊里的商店也各具特色。这里是时尚之都的时尚小区,爱逛街的女士们,每家商店可能都会吸引住你的目光,留住你的脚步,让你进去转上一圈。
当然,最惬意的还是在一个柱廊下面找上一家装潢精美的咖啡馆坐下,喝着咖啡聊着天,或者一句话都不用说,抬头看看天边像你一样悠闲着的白云,低头瞧一眼地上细石打磨成的地板,想象着在那上面走过多少王公贵族,流氓英雄……
协和广场:和平的意愿
里沃利大街与细长的杜勒里花园平行,都向西直到协和广场而告结束。
三公里长的国王中轴线上,有两个节点,协和广场是第一个节点;东边是一公里长的杜勒里花园,西边是近两公里长的香榭丽舍大街。事实上,协和广场早期就是杜勒里花园门前的一块延伸草地。
如今的协和广场,一片祥和气氛。左手杜勒里花园,右手香榭丽舍大街,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传统与时尚,是巴黎人引以为豪的地方。
广场中央高大的方尖碑,是埃及神庙前的纪念碑,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来自埃及总督的馈赠。这可是一整块花岗岩雕刻而成,重达230吨;在两百年前,仅仅把这个庞然大物从埃及运到巴黎,就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啊!为了纪念这一壮举,在碑座上详细刻画了历时两年半才完成的搬迁重竖过程。
广场南北各有一个巨大的喷泉,造型生动,气势磅礴。那两个远看像是餐桌上的西点架的喷泉,上下都有许多精美的雕塑,尤其四周一圈六位青铜调铸的美人鱼,每人抱着一条大鱼,从鱼的口中喷出水柱,与喷泉交相辉映,甚是壮观。
站在广场中央,不由思绪万千。这个建于两百五十年前的广场,当初可不叫这个名字。从广场的三易其名,能让我们大致了解这个时期 法国 历史的波澜起伏。
刚建起来时,这里叫“路易十五广场”,广场中央安放着国王的骑马铜像。大革命开始了,铜像换成了断头台,于是就改称“革命广场”。真的是革“命”啊,而且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断头台上!保守者被革命者砍了头,而革命者又被更革命者砍了头。那时的广场上血流成河,天空中应该是冤魂密布。幸亏这个恐怖时期不长,巴黎人赶紧把广场再次改名为“协和广场”,把断头台又换成了今天的方尖碑。
香榭丽舍大街:巴黎人的骄傲
香榭丽舍大街,法兰西第一大街!就像北京的长安街, 上海的南京路,它是巴黎的象征。
长安街宽敞,可两旁没有商业气息,也没有适合休闲的餐厅饮品店,更没有街头打着帐篷的咖啡馆;南京路有商业氛围,可却没有与时俱进,只留下些老上海的回忆。而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既传统又现代,既适合休闲,又充满商业氛围。爱逛香榭丽舍大街,无需分贵贱,无需分老幼,也无需分保守或时尚,传统或现代;无论你是谁,这条大街总有一点吸引你!
国人说起香榭丽舍大街,总以为是条充满商业气息的名品街。其实不然,香榭丽舍只是一条非常宽敞的林荫大道。两公里长的大街,以圆点广场为节点(国王中轴线的第二个节点),往协和广场的东段(约700米)是一片典雅的田园风光,绿树掩映;而往凯旋门的西段(约1100米)才是高档商业区,LV等品牌商店林立,满是商业繁荣景象。
在十七世纪,香榭丽舍只是杜勒里花园的延伸段,两边一片田园风光,供皇室贵族在那里闲步散心。记得《基督山伯爵》里时常描写那些年轻贵族们,在午后的阳光下,穿着时尚服装,挽着漂亮贵妇的手,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时髦地散步。
直到十九世纪,在拿破仑三世支持下,奥斯曼男爵全面改建巴黎(我们现在看到的巴黎,基本上是那个时期改建的结果),把香榭丽舍大街延长,从圆点广场延伸到星形广场,才有了今天这般模样。
正是一百五十年前奥斯曼男爵那次大规模的城市扩建,才使得香榭丽舍大街真正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大道”!富人们在新建的西段纷纷改建漂亮豪华,造型考究的住宅,沿街开设出一系列富有法国特色的时装店、高档化妆品店,银行、和高档轿车行和餐厅。
其实,如今香榭丽舍大街上的一线品牌并不多,除了那家LV的旗舰店之外。更多的国际品牌聚集在香榭丽舍背后的蒙田大道(Avenue Montaigne)上,在那里能找到Prada,Chanel,CD,Nina Ricci,Hermes等数不清的名牌。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在宽敞的人行道上,找一家露天的餐厅坐下。阳光打在顶棚上,给桌椅以及我们的肌肤都染上一层红色。点上一份青口贝,或者只是一杯咖啡,欣赏着大街两旁的法式建筑,也欣赏着时髦的法国女郎,当然,有时也能观赏到那些呼啸而来,杀入LV旗舰店的中国土豪大妈们。
凯旋门:法国英雄的象征
终于走到了凯旋门,天色已经渐暗。
凯旋门,顾名思义是为了军队凯旋而建造,这一仪式传承于古罗马。那个年代,GDP主要靠抢来的;就像如今那些大企业都靠收购兼并而成一样,那时帝国或者王国的土地和财富也是由打了胜仗的军队带回来的,所以为凯旋的军队以及将军举行极其隆重的欢迎仪式就不足为奇了,这与土著人载歌载舞庆丰收是一个道理。
经过了奥斯曼的城市扩建工程,凯旋门周围打通了十二条宽敞笔直的林荫大道,包括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就像一颗光芒四射的明星,于是凯旋门前这个圆周就称为“星形广场”。后来戴高乐总统过世后,这里又改称“戴高乐广场”。(下面这张照片是我从埃菲尔铁塔上拍摄的)
这座凯旋门是为了纪念拿破仑在1805年赢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那时拿破仑领导下法国如日中天,欧洲邻居们实在看不顺眼,于是一次又一次组织联军进攻法国。刚刚摘得法兰西皇位的拿破仑以少胜多,赢得这场著名战役,打败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到达了他人生的巅峰。
凯旋门两个门柱上有四幅巨型花饰浮雕,其中最著名的这幅“出征”表现了自由女神引导着勇敢的士兵准备出战。天上的女神在飞舞,在呐喊,充满激情;地上的士兵响应着女神的召唤,无论是坚强的老兵,还是激动的少年,都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这幅雕塑被命名为“马赛曲”,获得万国博览会的雕塑金奖。
这幅“胜利”表达了拿破仑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再次凯旋而归的场面。1809年,拿破仑打败了第五次反法同盟,一直攻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逼迫对方签订城下之盟;次年迎娶奥地利公主,几乎成为与罗马凯撒和亚历山大有同样威名的大皇帝。
下面两幅分别称为“抵抗”与“和平”,象征着拿破仑以及法国在1814-15年波澜起伏的命运。第六次反法同盟逼退拿破仑,把路易十八扶上王位。不到一年,拿破仑在1815年从埃尔巴岛出逃,建立百日王朝;于是,好事的邻居们第七次联盟进攻法国,最后在滑铁卢彻底打败了拿破仑。
在凯旋门的门栏上还镶嵌着六幅平面浮雕,分别记载着拿破仑时代的六场重大战役。
浪漫的法国人崇尚英雄。如今的凯旋门,是法国英雄的象征。在门的下方建造了一座无名烈士墓,代表着在历次战争中死难的法国官兵。每逢节日,一面巨大的国旗会从拱门顶端垂下;每年国庆节,法国总统都要从凯旋门下通过;每位总统卸任时也会来此向无名烈士墓献上一束鲜花。
我站在凯旋门下,仰望着高高的拱门,思考着一个问题。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称为千古伟业。几年后袁世凯复辟称帝,搞得众叛亲离,得不到各方支持,被称为“窃国大盗”,遗臭万年。同样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几年后拿破仑复辟称帝,却深得民众拥戴,死后被隆重安葬在金碧辉煌的荣军院,至今仍被认为是法国历史上的大英雄,这是为什么呢?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