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历来忌讳“四”字,无论是楼层房号,还是手机尾号,都尽量回避之。以前我很嘲笑这一“低端”的“封建迷信”;可这些天读史,突然发现,这“四”的厄运,还真的不能不信。
经过我的分析总结,逢“四”厄运的标准模式是:先扬后抑,从“涨停板”到“跌停板”!且不说那清朝康熙传位诏书上,“传于四子”和“传十四子”之谜,导致了两个儿子的大起大落,就看中共党史里,与“四”相关的那些高级干部的神奇命运,就让你不得不信。下面仅举四例。
一是张国焘。他是中共创始人和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在长征之前的十多年里,在党内的地位一直在毛泽东之上。他领导开创的鄂豫皖苏区以及川陕根据地,虽然几经磨难,始终有声有色。他与“四”的关系是他领导下的军队被命名为“红四方面军”。于是,他的领地曾经有4万平方公里,26个县,350万人口。这段时期是他最辉煌的时候。八十年前,当他与中央红军在长征中会师懋功时,十万红军中他麾下的人马占了八成以上。但是,接下来他就开始走麦城,“个人主义膨胀,率部南下,另立中央”,一败于刘湘,二败于毛泽东,最后仓皇出逃,投靠了国民党,郁郁后半生。
二是林彪。他那神奇的经历国人皆知。25岁时便担任红一军团的军团长,无论在中央苏区时期,还是长征路上,他的部队都是主力中的主力。解放战争时期,他领导的东北野战军更是像个“巨无霸”,各方面实力远远超过其他三个野战军;三大战役至少可以说有一个半是他领导下打赢的。但同样不幸的是,他的部队被命名为“四野”!于是乎,他便坐了一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过山车”,从“副统帅”、“接班人”变为“卖国贼”——仅仅两年时间,就从“涨停板”到了“跌停板”!
三是赵紫阳。他的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我想讲的事实是,首先,他“不幸”地担任过“四川”省委书记;其次,他从这个位置上一路扶摇直上,先是总理,后是总书记,是四川省委书记出身干部中升迁最快最高的领导;最后,他在事业巅峰时遭遇了“断崖式”结局。
四是周永康。他与“四”的关系也是曾经担任过“四川”省委书记;他是这个位置出身的干部中升迁速度仅次于赵紫阳的高官。这个“四”字给他带来的同样是:先扬后抑。他正是在这个职位上发力,三年的省委书记便进入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常委,政法委书记,成为国内安全第一人;十八大后便东窗事发,今年六月被判了无期徒刑。
这些案例够不够?再扒拉扒拉,应该还能找出不少案例。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