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这里讲的,是作者的境界,即那些追求境界者的心路历程,而不是作品的境界。

追求境界者,第一层心态应该是朝思暮想。没有强烈的好奇性和追求欲望是难成大器的。“昨夜西风凋碧树”,是因为找不到出路,于是惶惶不可终日;急于登高望远,要找新的出路。之所以独上高楼,是因为其他的人都退缩了,放弃了,安于现状了。

第二层心态必须是坚忍不拔。千方百计、千辛万苦找到了出路后,并不是一出门便阳光明媚,一登台便鲜花掌声。任何一条通往高境界的道路都是荆棘重重,曲折多多;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要耐得住寂寞,受得起委屈;无论对事业还是学问,任何境界的追求都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所以才会“衣带渐宽终不悔”。

第三层心态是豁然开朗。境界的追求与工程施工不同。工程施工的进度能够一目了然,而境界的追求过程往往是“一百里路半九十”。就像一壶水,即使烧到了九十度,水面上看起来也是很平静的。九十九度加一度,便功成名就;一百度缺一度,就功亏一篑。可是,在追求境界的道路上,没有温度计,谁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已经达到了多少度,自己的脑瓜什么时候开窍。而开窍时候的感觉,便是辛弃疾所描写的元宵节灯会里找人的感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个有追求的人,确定目标,而后朝思暮想,而后坚忍不拔,而后豁然开朗;这可能才完成了一次阶段性的目标追求。接下来可能还有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活到老,学到老。

我常常拿这段话讲给年轻人听,向本科生讲,向研究生讲,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学生在新生入学典礼上代表老同学发言时,也向新同学说起了这“成大学问”的三种境界。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话题:



0

推荐

陈宏民

陈宏民

138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协同创新与管理研究会理事长,《系统管理学报》杂志主编。先后就学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双边市场——企业竞争环境的新视角》等专著3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业为产业组织与创新管理、平台型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闲时便写些人文历史的杂谈随笔。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