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平台那些事儿”讲座之一

“平台经济学”是我正在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MBA开设的一门课程。作为教学的补充,我会把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理解以及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贴在博客上,供同学们阅读,也可为有兴趣者参考。

**************   ***************    *****************    **************

去年一年,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互联网+”行动迅猛发展,互联网全方位地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互联网企业频频跨界,“颠覆”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传统企业积极拥抱互联网,一边防御,一边转型。

在医疗领域,丁香园号称聚集了三四百万医师和专业人士,凭借这些用户作为资源,丁香园不仅为制药企业开展学术推广,同时积极拓展线下诊所,以O2O模式打造新的医疗商业生态。而阿里健康则着眼于“医药合一”的大市场,试图把患者、医生、医院、药房、药厂以及各种衍生服务、数据分析等全部整合到自己的平台上。

在交通出行领域,滴滴出行和优步等新型打车平台,正以强劲的势头冲击着各个城市公共交通的格局。滴滴打车曾经是传统出租车公司的合作伙伴,免费帮助它们的司机找到合适的乘客,解决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是如今滴滴出行已俨然成为那些传统出租车公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虽然交通运输部出台的《专车管理办法》将这些打车平台的业务圈定在“网络预约车”范畴,而实际的界线是很难区分的。

除此以外,在金融领域,有那些“野蛮生长”着的支付宝、汇付天下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陆金所等P2P网贷机构;虽然其造成的资金风险越来越大,从去年年底开始金融监管当局着力规范其行为,但其鲶鱼效应所产生的长远影响是巨大的。在餐饮领域,有刚刚合并的大众点评和美团,以及饿了吗等,正成为吃货们的必经之路;在零售领域,巨型的淘宝、天猫和京东等已经把东家推进了全球互联网企业的前十位……

这张行业与企业的名单还能继续开下去,很长很长,且不断延伸。这还只列了那些当下风光无限的成功企业,还有比这多得多的已经黯然离场的夭折企业。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这些企业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采用了依托互联网的开放式平台型商业模式,或者都可以称为“平台型企业”。

平台型企业与传统型企业,从战略定位到营销管理,从定价模式到客户关系,从信息披露到质量控制,在各个方面都有着截然不同;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平台型企业的诸多特征和运营模式,对于企业、政府和用户都是非常重要的。

“互联网+”行动之所以能够大规模全方位地推进,得益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民众对时尚服务的开放式心态,而这更要归功于平台这一新型商业模式的迅猛崛起!

阿里巴巴、谷歌、淘宝、百度、腾讯、人人网、携程网、大众点评网、盛大网游……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互联网企业,其主要业务大都采用了开放式的平台模式。从事同样的零售业务,沃尔玛不是平台,但天猫是;从事同样的借贷业务,商业银行不是平台,但P2P网贷是。

平台不仅出现在互联网向传统行业的跨界之中,也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微信是个大平台,朋友圈正在成为人们倾诉情感,表达思想,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达沃斯论坛是个平台。自1987年以来,每年年初在自数十个国家的千余位政界、企业界和新闻机构的领袖在那里举行年会;该坛已经成为世界政要、企业界人士以及民间和社会团体进行非官方会晤、企业家商务谈判的重要场所之一。

平台不仅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成功的平台往往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壮大。苹果商店(App Store)于20087月开张,不到两年时间,其上面的应用软件就超过了30万种。淘宝于2003年成立,仅一年工夫就打败eBay易趣,位居国内电商老大;十年后的2013年,淘宝+天猫(从淘宝中分出来的平台)的交易额超过了一万亿元。支付宝也成立于2003年,短短十年功夫,其2013年的总支付金额居然达到了38720亿元,日均交易额超过一百亿元!脸谱(Facebook)200424日上线。截至2012年,Facebook拥有约10亿注册用户,每天新增200亿条内容和2亿张照片。

平台并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而是自古有之。上千年前就出现的乡村集贸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平台,乡民们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易,互通有无,作为农村自然经济模式的一种补充。我国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媒婆,也是一个平台;通过她这个中介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

那么,为什么到了互联网时代,才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这么多平台呢?为什么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平台会成为弄潮儿,引领着一个又一个行业转型升级呢?而回到最为基础的,究竟怎样的企业才能称为“平台”呢?

话题:



0

推荐

陈宏民

陈宏民

138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协同创新与管理研究会理事长,《系统管理学报》杂志主编。先后就学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双边市场——企业竞争环境的新视角》等专著3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业为产业组织与创新管理、平台型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闲时便写些人文历史的杂谈随笔。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