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日前,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文章,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其中提出“今天不以‘壮士断腕’的改革促发展,错过了宝贵的‘窗口期’,明天将面临更大的痛苦,甚至可能跌入万劫不复的陷阱。特别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更要勇于舍弃,要有一股放开手脚、冲破羁绊的闯劲,迎难而上、愈难愈进。”

壮士断腕,是国家领导人在表达其推行重要决策之决心时常用的一个词汇。十多年前,朱镕基在推进国企改革时用过这个词;前两年,李克强在推进政府行政改革时,也用过这个词;习近平在推进反腐倡廉时,还是强调了这个词。

毒蛇伤手,断腕求生。中国的改革发展到了今天,已经进入了各方矛盾利益交织在一起的攻坚阶段,况且又面临全球经济下滑的困难;很难找到一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改革方案,也很难做出一次对所有人都能直接带来利益的帕累托优化。面对困境,往往是“两害相权取其轻”;领导人高瞻远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只有割除掉这些拖累经济转型发展的肿瘤,才能轻装上阵,重整山河万里,收拾金瓯一片。

然而,这中间有个非常致命的难点:谁来做主挥刀断腕?如果由壮士的大脑做决策,那么理清思路,下定决心,咬紧牙关,自然能恰到好处地切下去;可假如我们设想,大脑长在手臂上,或是让手臂甚至手腕自己作主是否落刀,情况就会截然不同了。因为站在“手臂”或者“手腕”的立场上看,就不再是“壮士断腕”,而是“无常催命”了。因为这一刀下去,对手腕而言,就全军覆没了;对手臂来说,今后也一定不再受重视了。所以对“壮士断腕”的理解确实会因立场和视角的不同而不同的。

早年那些充满理想主义的革命者,认为个人与理想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来实现”;前者是小理想,后者是大理想。当他们真正追求那些远大的革命理想时,是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的。而如今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已经不多见了,而现实主义者们恐怕是不接受那种通过牺牲小我,或者损害小我的个人利益而得以实现的大理想的。这样,站在国家立场和全局利益上的“壮士断腕”,就可能变成一些局部利益主体的“无常催命”,推行起来就会面临巨大的难度。

在今天,要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实现“三去”,需要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分工。有人认为这次“三去”还得靠政府,因为截至今日,我国的行政力量还是远远比市场力量强大;也有人认为必须靠市场,理由是:这问题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造成的。比如我国钢铁产量从建国初期的200万吨发展到2008年的5亿吨,用了近60年的时间;而在“4万亿”投资刺激下,短短五年内全国粗钢产量就超过8亿吨,产能更是达到11亿吨。

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或多或少有些偏颇。忽视市场作用是错误的;单纯采用行政手法往往事倍而功半,而且长远来看还往往带来严重的副作用。而忽视政府作用也是偏颇的;况且“三去”需要大量的就业和稳定工作配套,这在政府是责无旁贷的。

原文发表于《财新周刊》2016年第八期

话题:



0

推荐

陈宏民

陈宏民

138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协同创新与管理研究会理事长,《系统管理学报》杂志主编。先后就学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双边市场——企业竞争环境的新视角》等专著3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业为产业组织与创新管理、平台型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闲时便写些人文历史的杂谈随笔。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