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平台那些事儿”讲座之六

支付宝日前宣布联手华为推出扫码秒付,市场推测这或让硝烟弥漫的支付市场加剧鏖战。

支付商战持续经年,战火连绵支付机构、银行、商户、消费者各方,几家欢乐几家愁。支付市场进入壁垒较低,但其贴近消费者,成为互联网向线下生活场景渗透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尽管支付只是金融“边缘”业务,但却成为互联网金融最早发展起来的领域。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一大批依托互联网兴起的支付企业迅速崛起,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的规模扩张一日千里,给传统银行卡支付领域带来了巨大挑战。

近年来,新型支付机构的“野蛮生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包括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的隐患,监管当局先后发文,针对支付机构资质、业务范围、资金监管等作出规范。市场总体格局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步步紧逼,传统金融企业节节退守。

在这样的形势下,今年年初苹果支付高调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银联与各大银行列队欢迎。面对银行卡支付在非现金支付总额里的比例下降,银联与众多发卡银行更看重的是苹果支付给消费者带来的新型体验及其可能带来的支付业务的回归。实际上,银行卡支付将苹果支付视为反攻支付宝等网络支付的难得机会;而苹果公司则希望通过支付场景的粘性,进一步扩大手机市场份额。双方几经波折,最后暂弃短期之利,结成了“银苹联盟”,

面对“银苹联盟”的攻城略地,就有了文章开头这一幕,支付宝与华为也结成了“宝华联盟”。两大联盟能否战出高下?

首先,两个联盟的支付方式不同。虽然两者的消费者体验十分相似,而背后的原理是不同的。“银苹联盟”走的是银行卡支付的道路,苹果支付本身没有虚拟帐户;而“宝华联盟”则延续第三方支付的虚拟帐户模式。所以,这是线上支付对线下支付的战争延续。从监管当局的角度,应该更倾向于接受“银苹联盟”,因为其资金风险与信息风险相对较低,监管方式比较成熟;当然换个角度讲,因为监管到位,企业腾转挪移的空间也相对小。

其次,两个联盟的商业模式不同。相比而言,“银苹联盟”的目的是“就事论事”:苹果公司追求设备的销售,而银联和银行则追求支付领域的回报。然而,作为网络支付机构中龙头老大的支付宝,显然不是为了在支付领域里获利,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希冀通过支付宝打造超级的公众入口平台。

最后,这些联盟本身存在着“安全隐患”。两个联盟都是“支付平台+手机终端”的模式,终端设备商通过支付平台进一步推广技术与产品,而支付平台利用终端设备所营造的新型场景争夺支付市场份额。这种互补关系既是合作的基础,也是未来分道扬镳的隐患。支付平台与终端设备商关注的焦点不同,从好的角度讲不会出现鸠占鹊巢的危险,比如这可能是银联双手拥抱苹果支付的理由,因为苹果公司显然无意深度涉足支付,只是想让自己的手机卖得更好;但从坏的角度看,正是这种互补性将导致对联盟的战略产生歧义。设备商想的是促销产品,自然希望新型场景体验仅用于自己的产品,甚至自己的新产品上(如苹果支付仅能用于iPhone6,同样扫码秒付仅用于华为P9);而支付平台则期待更多的终端设备都能适应新型场景,以争夺支付用户。当分歧达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导致联盟的破裂。

如上所述,支付领域的鏖战方兴未艾。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不存在线上与线下谁灭了谁的问题,争的只是支付中的主流地位。如今银行卡支付规模在50万亿元/年,而网络支付规模迅速崛起,也已经达到每年20万亿元左右。五至十年之后,谁执牛耳,真的难以预期。这不仅比用户体验,比技术,比安全,更比这些背后的商业模式和资本力度。

有一点是值得关注的,便是马云对支付宝的超级公众入口定位。作为公众入口的超级平台远比支付更有商业价值。以微信为例,微信本身虽然不赚钱,可它背后的每个九宫格的租金在今天就能达到数亿元。一旦入口地位真正形成,连接消费者与各类平台的价值难以估算。有人认为,支付宝在餐饮和打车平台上的大规模烧钱,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培育消费者的支付习惯。从目前形势看,在争夺公众入口这场更大的战争中,支付宝是马云能够与马化滕的微信抗衡的最为理想的工具;而保持和扩大支付宝的用户规模和频率是打造公众入口的前提条件。因此,马云应该会在未来为提升支付宝的地位不遗余力地投入资源。

话题:



0

推荐

陈宏民

陈宏民

138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协同创新与管理研究会理事长,《系统管理学报》杂志主编。先后就学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双边市场——企业竞争环境的新视角》等专著3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业为产业组织与创新管理、平台型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闲时便写些人文历史的杂谈随笔。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