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反腐倡廉,八项规定之下,中秋节的商业气氛淡了许多,就像那洁白清冷的月光。

我国有不少节日,而放假则是强化节日的重要手段。原先最为隆重的除了春节,就是国庆节和劳动节,颇多政治色彩。到2008年,我国拆了“五一”劳动节的长假,而把清明、端午和中秋这三个有浓郁传统文化色彩的日子列为国定假日,除了让劳动者在更多的月份享有长周末以外,也有弘扬民族文化的含义。

清明祭奠祖先,端午怀念贤者,节日主题都非常明确,传统仪式也十分清晰。那么中秋的主题是什么呢?许多人都认为是团圆。是啊,月亮是圆的,月饼也是圆的,可不就预示着团圆吗?

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乃人之常情。各国习俗,大都在岁末设计一个节日,作为团聚的标志。中国是除夕夜,西方是圣诞夜;远方的游子会千里迢迢赶回父母身边,中国人吃饺子,西方人吃火鸡,味道不怎么样,只是重复着一个团圆的仪式,巩固亲情,加强和谐。

可是,中国的习俗,除了春节以外还有个中秋。中秋也是个团聚的日子,亲人们聚在一起;有情趣的,边吃螃蟹边赏秋菊;没情调的,吃完了月饼打麻将。不过,仔细想来,与其说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不如说它是个“思亲”的日子更加合适

游子远行,一般中秋节是不会回家的。给父母寄一盒月饼,表示身在他乡,依然惦念着双亲,远行实出无奈;收到父母寄来的一盒月饼,更觉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得努力工作,衣锦还乡时建个“春晖堂”。

中秋之夜,捧着特别圆的月饼,望着特别圆的月亮,自然特别想团圆。思念情人的,便辗转难眠,“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亲人的,便长叹短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中国人(至少曾经)比西方人重情义,在机制设计上就显示出来了。有了这八月十五的“思亲日”垫底,到了岁末,还怕远方的亲人们、情人们不回来吗?

厦门人对中秋节情有独钟。厦门的中秋节要过一个月,从农历八月初到八月末,而最为雅俗共赏的过节方式便是“博饼”。十来个人围在一起执色子,出现特殊的组合便获奖。虽然玩者大都下里巴人,奖项名却十分高雅,从“秀才”、“举人”、“进士”,直到“状元”、“榜眼”、“探花”。秋高气爽时节,厦门的“博饼”热远远超过了成都的“麻将”,从酒店餐厅到居民小区,简直是“有桌椅处都在博饼”;百货公司的积压商品全指望着每年一个月的“博饼”了。据说这一习俗源自当年郑成功在厦门练兵。中秋佳节,花好月圆,郑成功便发明了“博饼”这样的雅赌,聊解士兵们的思乡之情。今天登鼓浪屿上的日光岩,还能看到一尊众士兵博饼的雕塑。

原来是,八月仲秋思亲节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单单选了八月十五为思亲日呢?

首先,当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遇到佳节就可以放假,放了假就比较空闲,空闲了就有时间去想,一想自然就容易想到故乡、想到亲人。

其次,便是“月圆思团圆”。自从文人无端把“月圆”与“人团圆”联系起来,尤其是苏东坡那脍炙人口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排比,就把两者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了。一年有许多传统节日,端午、七夕、重阳,为什么偏偏是仲秋思亲呢?就是因为只有这个节日恰逢月圆之时。端午是五月初五、七夕是七月初七、重阳是九月初九,唯独仲秋是十五。也许还有人说,元宵节不也是十五吗?没错,不过那是元月十五。按照传统习俗,过了元月十五,闹完了花灯,才算过完年了。所以,元宵节时,亲人们正团聚着呢,自然谈不上“思亲”了;至多是小情人约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再次,是秋天。一者秋高气爽,月色特别美,月光特别亮,秋凉时节特别适合月光满地时在庭院散步,于是诗人们便沐浴在白露般的月光下,写下了无数思亲的诗句,进而让无数的人去思亲。二者秋者悲也。秋风起于青萍之末,一叶落而三叹;一份乡思被秋风一吹便成了十分,一份亲情被秋月一照便化为百分。

即便是佳节,即便是月圆之夜,即便是秋天,真正浓浓的思亲还是在人们寂寞的时候。面对清冷的圆月,老成的张九龄倾诉着“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豁达的苏轼感叹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想象力丰富的李白创新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无一不是孤独时的思念。

最后,得感谢嫦娥。如果没有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故事,未必会有这么多人把仲秋、月圆和思亲联系起来。文人墨客望着月亮,捧着月饼,尤其当自己感到寂寞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月宫中还有一位美人,也寂寞得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话题:



0

推荐

陈宏民

陈宏民

138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协同创新与管理研究会理事长,《系统管理学报》杂志主编。先后就学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双边市场——企业竞争环境的新视角》等专著3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业为产业组织与创新管理、平台型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闲时便写些人文历史的杂谈随笔。

文章